武昌区机关幼儿园寻访“老地名”历史故事
(资料图片)
遇见一座古城,一定要知晓它的历史,推开厚重的城门,犹如打开了历史尘封的记忆。今年4月,武汉市武昌区机关幼儿园开展了“漫游武昌古城 寻迹传统地名”活动。
地名是古城中稳定、文化信息十分丰富的部分。老地名有着老师、孩子、家长们熟悉的文化与丰厚的情感基础。“你乘着春光而来,而我在武昌古城存下了一串串老地名,等着我们一起去寻访关于它们的故事。”武昌区机关幼儿园的师幼家长,一起透过时空的变幻深入揭开老地名的神秘面纱。
“集资料”读历史。活动中,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实地考察,共同收集“老照片”资料。他们以武昌“老地名”为主题,查询收集关于老地名的历史、过去、现在,地名由来等图文资料,对比悠久老街与通衢新道。
“察实地”感变化。家长们带领幼儿去到“老地名”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并拍摄照片。与当地人一起讲讲老地名和背后的老故事、新故事。孩子们充分的体验感受独一无二的武昌老文化。
“趣制作”展风采。请跟着小朋友们的脚步,一起走近武昌古城的“老地名”。看,曾经的昙华林!小朋友和家长一起手绘的昙华林地图分享了昙华林的许多旧址,瑞典教区、崇真堂、仁济医院、文华书院等让孩子们了解到历史上的昙华林、现在的昙华林。通过鲜活的历史故事,了解“平湖门”历史变迁;走进“司门口”,大家一起看司门口老照片,感受翻天覆地的变化;“惟楚有材”的牌楼几经风雨,但“楚材街”的文脉却代代相承,走过楚材街,风吹树梢,仿佛能听到历代学子赶考的足音;黄鹤楼从三国时期军事楼,到南朝的黄鹤仙人,到唐朝的诗人“崔颢”,到清朝的修缮,逐渐演变成了当下所见到的样子;积玉桥名字的由来居然是在古时候,武胜门外护城河上有一座石桥,因与江湖相通,桥下常有鲫鱼汇聚,故得名“鲫鱼桥”,后取其谐音为“积玉桥”。
大三班的陈妧玥和奶奶也讲起了忠孝门的故事。“忠孝”二字可颇有来头,源于东汉孝子孟宗和南宋民族英雄岳飞两则典故,也有传说是为纪念岳飞为母亲守孝之举。感受了这么多“老地名”,就不得不提到和老地名相关的美食。粮道街是武汉人心尖低调的老街,随着从这里走出的吃货们的口口相传,“粮道街”火遍全国。
孩子们通过对武昌老地名的寻访,了解武昌的历史和发展,还与家长合作制作了丰富有趣的小报,让每一个“老地名”跃然纸上,全都鲜活起来。有互动、有对话,有家庭讲来自老地名的红色故事、有家庭讲息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有家庭讲万家升起炊烟。
活动中,老师、家长和孩子们对地名语音、用字、地理分布、历史故事以及现代生活的变革等,进行了深入挖掘。通过对武昌老地名的寻访、老地名产生的新意蕴、以及老地名旧貌换新颜的变化,保存孩子们对武昌古城的记忆与情感,增进孩子们对武昌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
“通过寻访‘老地名’,我们讲老地名的故事、老地名的由来、古城的历史,讲时光在这里流得很慢很慢,让孩子们充分去感受独一无二的武昌老文化。”武昌区机关幼儿园副园长丁雅纨深有感触,“我们身在武昌古城之中,每天经过、路过、生活,身在其中,却生疏了来自它的故事。知晓它的历史,孩子们对这些熟悉的文化就有了更加丰厚的情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