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来临旅游市场渐升温 天天热文

2023-04-24 11:31:12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随着“五一”假期临近,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图为太原市民在咨询相关出游事宜。 本报记者王昕摄


(相关资料图)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五一”假期,适逢春夏交接,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难得的出游好时节。今年“五一”假期延长至5天,更是激发了游客的出游热情,很多人已早早规划出游行程。

多家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出游的热度已开始上升,特别是长途游、出境游需求得以释放,旅游市场呈现“春意浓”态势,预计不少景区将迎来“人山人海”。

省内及周边

短线游仍是热点

多位旅游业人士表示,与前三年不同,今年“五一”假期,没有了疫情的束缚,游客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尤其是今年“五一”假期延长至5天,极大地刺激了游客的出游热情。

据悉,省内及周边旅游目的地酒店预订升温,家庭游、自驾游等将成出游主力军。

与此同时,我省各地纷纷在“五一”前出台优惠措施“抢游客”。例如,晋中市联合介休绵山风景区、张壁古堡景区、平遥古城景区等39家A级景区和乔家大院景区,向广大高校师生送上一份大礼包,包括免首道门票、定时定点公交出行、线上预约便捷入园等。

此外,晋中市文旅局鼓励景区推出面向高校师生的各类组合优惠措施,组织市内旅行社设计不同主题一日游线路产品。

为游客“省钱”的同时,我省各地旅游企业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让游客玩得好、玩得省心。例如,今年“五一”假期,云丘山景区将在延续往年复古主题的基础上,通过举办打卡集章活动、重新唤醒儿时回忆、放风筝大赛等方式,将景区的文旅新业态、新玩法进行全方位、沉浸式地展现,让游客体验“怀旧”“潮玩”“浪漫”等新玩法。

“从4月中旬开始,前往旅行社报名及咨询的市民越来越多。从目前省内咨询量来看,游客出游大多集中在4月29日至5月2日之间。咨询方向仍是以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知名景区为主。”中国国旅(山西)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地接部经理马巧丽介绍,咨询省外的游客则主要集中在云南、四川、桂林、南疆等旅游目的地。

特色组合产品

“助阵”旅行社引客

除常规产品之外,为进一步吸引“五一”出游人气,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不少旅行社更是打造具有应季特色的组合旅游产品,为旅游旺季打响头阵。比如,山西宝华国旅在推出太原直飞海口、太原直飞杭州等包机后,从4月20日起,再推出忻州直飞沈阳和昆明正班包机。消息一经发布,相关产品就受到不少游客的青睐,前来咨询的游客络绎不绝。

“在设计相关旅游包机线路的时候,我们把产品价格做到亲民。在地方政府和航空公司以及各大景区的支持下,此次包机产品全部让利于民,让游客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山西宝华国旅总经理李志伟介绍说。

同时,针对沈阳和昆明两地来晋游客,山西宝华国旅特别推出“非凡山西”全境深度8日游,行程包含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洪洞大槐树等知名景区,还特别安排游客到电影《满江红》取景地太原古县城打卡。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常规成熟的旅游线路产品之外,定制化、个性化的小团游受到更多游客青睐。“驴妈妈”旗下驴途定制品牌,围绕海南、云南等热门目的地打造了系列精品休闲度假产品,预订热度持续走高。除了云南、四川、甘肃等成熟型的长线游目的地,包括潮汕美食之旅、泉州世遗文化主题之旅等体验类定制项目也受到越来越多游客青睐。

另外,记者从省城一些旅行社了解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通关和交通的便利,“珠海+澳门”“深圳+香港”组合产品备受游客关注,而且今年“五一”不用拼假就能来个“4天3晚”的旅程,激发了游客的赴港游欲望。

泰国依然是

出境游首选地

随着跨境旅行政策持续“松绑”、国际航班陆续恢复以及价格下调,今年“五一”期间,出境游市场将会异常火爆,其中泰国继续领跑出境游市场。

李志伟说:“受益于全国各地往返泰国曼谷、清迈、普吉岛等地航班的陆续恢复,以及签证简便,泰国依然是‘五一’出境游的‘人气王’。”

目前,随着年休假政策逐渐得以落实,市民开始尝试“5+X”的休假方式。今年“五一”假期,“5+X”的休假方式也同样成为上班族出游首选,以休年假或补休的方式,将原本5天的“五一”假期增至6至7天。东南亚等出境短线游均以4至6天为主,非常吻合这类人群的出游需求,因此最受追捧。

据山西红马国旅出境部经理史瑞琴介绍,按照以往惯例,5月是前往东南亚海岛游最好的时节,前往东南亚各海岛避寒过冬的欧美游客已经离开,而暑假旺季出游的中国客源还未涌现,加上5月东南亚诸岛风景宜人,尚未迎来台风季节,绝对是错峰出游的最佳时间。因此,省城各大旅行社根据市场需求,围绕泰国、芽庄等地推出高品质深度体验产品。

目前,多家省城旅行社“五一”期间出境团队游产品已经全面上线。其中,以热门目的地泰国为例,加入了丹嫩沙多水上市场、美功铁道市场、粉象博物馆、嘟嘟车环游古城等生活化景点,以满足不同游客的出游需求。

本报记者栗美霞 王昕

相关阅读

瞄股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