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讲透资治通鉴》故事整理——卷三(下)|天天即时看

2023-06-19 16:51:49 来源:哔哩哔哩

今天我们继续讲张仪的故事。

故事一


(资料图)

秦王想要攻打齐国,担心齐国和楚国关系亲睦,于是派张仪出使楚国,游说

楚王说:

"大王如果能听我的,和齐国绝交,断绝往来,我愿意将秦国商於之地六百

里献给大王您,并且送上秦国公主做您的洒扫之妾。这样,咱们秦楚联姻,

相互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

陈轸说:“秦国之所以看重楚国,是因为有齐国支持。如果我们闭关绝约,

和齐国绝交,那楚国就孤立了。

对一个孤立无援的楚国,秦国凭什么要看重它,还送它六百里土地呢?张仪

回到国内,必定不会兑现他给您的承诺。这样大王北边和齐国绝了交,西边

又招来秦国的祸患,两国都会发兵攻打我们。

依我看,不如表面虚张声势,假装和齐国绝交,暗中仍然保持友好。派人跟

张仪回秦国接受土地。他如果真给咱们,再和齐国翻脸也不迟。”

楚王拒绝。

评:楚王也不想想,战国时期哪个君主不想吞下其他国家的土地,白送你也信!最关

键的是有人劝,还不听,觉得断交也没什么,万一能拿到土地呢?那真是贪心加短视

酿成的悲剧了。

现在社会也有很多人,不好好想想为什么天上掉馅饼会砸中你,存着侥幸心理做事,

那最终的结果除了被骗没有其它了。

齐国和楚国的君主都这么糊涂,可真是说明,秦国统一是天命所归。

张仪一回到秦国,就假装从车上摔下来受伤了,三个月都不上朝。楚王看那

边没动静,心想:

“张仪是不是对我有意见,觉得我跟齐国断交还不彻底呢?”这时候他和齐

国已经没有外交通道了,于是派一位勇士叫宋遗的,借了宋国的符节去见齐

王,当面辱骂齐王。

齐王大怒,改变外交政策,和秦国交好。

这时候,张仪伤好了,开始上班了,接见楚国使者说:“咦?你怎么还不去

接收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一共六里。”使者知道被骗了,回报楚王。楚

王大怒,要发兵攻打秦国。

陈轸说:“我现在还能再说句话吗?现在攻打秦国,还不如和秦国交好,送它一座名城,和秦国联盟攻打齐国,这样在秦国失去的地,从齐国再找回来。

现在大王您已经和齐国绝交了,如果再和秦国开战,那是逼着齐、秦两国联

合对付我们,全天下的军队都开到楚国来了,国家必定大伤元气啊!”

楚王气得发疯,哪里听得进去,派屈匄率师伐秦。楚军大败。韩、魏闻到血

腥味,也来趁火打劫,向南袭击楚国,打到邓城。楚王只能撤回前线军队,

又割了两座城给秦国求和。

评:还是夜郎自大,自不量力,不考虑当时的形势,一味的以为自己国力强盛,谁都

不敢惹,结果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也可类比有些人一朝得势,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欺上瞒下,不得人心,最终结果没有好处。所以上位者更应行事慎重,修德有礼,方能长久。

故事二

秦惠王派使者告诉楚怀王,想用秦国武关以外的地,来跟楚国交换黔中。

张仪说:“无妨,秦强楚弱,有大王您在,楚王不敢把我怎么样。再说,我

跟他的宠臣靳尚关系很好,靳尚又侍奉他的宠妃郑袖,郑袖的话,楚王没有

不听的,我自有办法保全自己!”

张仪于是到了楚国,楚王把他投入大牢,准备处斩。

靳尚对郑袖说:“秦王非常喜爱张仪,要用上庸六个县的土地和秦国美女来

交换赎回他。大王重视土地,尊崇秦国,那秦国公主一定会得宠,您就要被

大王疏远了。”

郑袖于是日夜在楚王面前哭泣:“臣子都是各为其主,张仪有什么错,无非

是替秦王办事罢了。大王您要是杀了张仪,秦王一定大怒,再开战端。我请

求您让我们母子迁到江南去,不要遭受秦兵凌辱啊!”

楚王一听,也有道理,把张仪释放,又重新尊为上宾。张仪乘势游说楚王,

让楚和秦结盟,因为秦国他现在打不过,和弱国结盟也没用。

张仪又到韩国去,分析形势,游说韩王,“为大王您考虑,不如事奉秦国,

攻打楚国,讨取秦国的欢心,把祸水引向楚国,没有比这更好的战略了。”

张仪回到秦国汇报,秦王再封给他六座城邑,号位武信君。

张仪再出使东方,游说齐王:“那些献合纵之计给您的人怎么说呢?他们一

定说,齐国有韩、赵、魏为屏障,地广民众,就算有一百个秦国,也奈何不

了齐国。

大王觉得他说得不错,却没有看到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如今秦楚交好,相

互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韩国献出宜阳给秦国,魏国献出河西之地,赵

王也入朝秦国,割让河间之地。

天下诸侯,都是秦国的朋友圈了。如果大王您还不赶紧表态,秦国驱使韩、

魏攻打齐国南方,再动员赵国军队,横渡清河,兵锋直指博关,恐怕临淄、

即墨就非您所有了。一旦撕破脸,战争爆发,您想要和秦国交好也来不及

了。”

评:这真是逐一击破,可惜当时没人反对他的想法吗?

这属于威逼利诱呀。

之后又分别游说了赵、燕。

当然最后张仪的连横政策也失败了,因为秦惠王去世,太子秦武王继位,武

王不喜欢张仪。其他诸侯各国听说张仪跟武王关系不好,都背叛了连横,再

度恢复合纵政策。

故事三

张仪连横政策失败,这边秦国新君对他又不好,朝中政敌又多,他开始给自

己找脱身之计。

对秦王说:“如今东方各国局势有变,我看正是大王您可以多得割地的好时

机!我听说齐王最憎恨我,我到哪国,他一定就会攻打哪国。我愿意到魏国

首都大梁去,齐国一定会伐梁。齐、梁两国打得难解难分之际,大王您正可

以乘机伐韩,入三川,挟天子,收取天下地图户籍,这才是帝王之业啊!”

张仪到大梁,齐王果然伐梁。梁王害怕了。

张仪说:“大王不必担心!我有办法让齐国撤军。”于是派手下人去楚国,

找楚国借使者,出使齐国,因为他不敢自己派使者入齐,一是怕被人斩了,

二是他的话齐王也不信,所以借楚国人去说话。

那楚使忽悠齐王说:“大王您可是中了张仪的圈套,帮了张仪大忙!秦王更

加看重他了!”齐王问:“为何?”

楚使说:“张仪离开秦国,本身就是他和秦王商量好的计谋,就是想让您和

梁国交战,然后秦国可以乘机占领三川。而今您果然攻打梁国,这是让您国

力疲惫,又背上攻击盟邦的恶名,而张仪在秦王心目中分量更重了!”

评:张仪弱他国以强秦,全天下的诸侯都将他视作仇敌,楚王要用上庸这个大都城买

张仪的命;齐王更是宣言:“哪个国家敢收留张仪,齐国的军队一定会前去讨伐!”

齐湣王一向是被天下人称为“在世桀纣”的,想必也是个“暴脾气”,所他以为了一

个小小的张仪,不惜大动干戈攻打魏国的事也不足为奇了。

孟子与张仪

除了战略思想上的区别,孟子与苏秦、张仪还有价值观上的区别,就是孟子

说的,君子处世,是为了救天下苍生,不是“修得屠龙术,货与帝王家”,

去换取自己的富贵。

苏秦、张仪就不同了,他是来求富贵的,一切看“客户需求”,你喜欢什

么,我都有,随时可以随需而变。

随需而变的典型,就是商鞅了。

《史记》记载,商鞅第一次见秦孝公,讲帝道,孝公实在是听不进去,打瞌

睡。第二次再见,讲王道,还是没精神,对推荐人景监也非常不满意了:搞

什么腐儒来浪费我时间!

商鞅要求谈第三次,这次讲霸道,秦孝公听得有点味道了,但是还不到位。

第四次,再讲强国之术,这回听兴奋了,两人促膝谈了几天都不厌倦。

商鞅说,开始讲帝王之道,商汤文王的故事,大王一听成就那大业要几代人

时间,说太慢了,他不能等,要称王称帝,就在自己身上实现,哪能等一百

年后成就呢!所以后来讲到强国之术,大王才感兴趣了。

这就是商鞅,他没有价值观,是一个开战略商店的,什么货都有!

评:秦孝公嫌王道太慢,他的强国之道快不快呢?我们比较一下,从周太王到周武

王,一共四代人得天下,保有天下八百年。从秦孝公到秦始皇呢,一共七代,一百多

年得天下,保有天下十四年,就断子绝孙了。

王道一点也不慢,没有什么比滴水穿石更快、更持久,但是人们不懂!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难道大家都不是从大门出来的吗?门前就

是大道,为什么大道上没人走呢?

(四代人和七代人对比何其讽刺,再加秦二世而亡,不应该是从一开始就埋下隐患了吗?)

相关阅读

瞄股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