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办了200人的分享会,却来了10多位小孩子!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随着AI技术的繁荣,会有很多人因此受益,但是,这一轮的AI机会到底属于哪些人呢?
上周六,我们举办了一场“科技特训营·深圳线下分享会”,主题是“AI大模型时代的产业机会”。
(资料图片)
这本是面向成年人的产业分享会,不过,科技特训营的同学们都是对科技前沿非常感兴趣的人士,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尽早接触,尽早参与,了解新的科技与产业进展,再加上正值暑期,所以 不少同学带着孩子来到现场,200人的会场中有10几位是还在上学的小朋友。
他们之中,有十二三岁的初中生,家长们带他们来更多的是感受一下氛围,不过,也有稍大一些的高中生和大学生,他们会认真听台上的演讲。
其实,这也是我们一直提倡的,让孩子们尽早参与到科技前沿中来,把握最新的发展趋势。 比如,7月份在苏州举办的AI创业营中,就有一位刚刚高中毕业的小朋友,在准备读大学之前,已经在思考AI创业机会了。
她提出了一个想法:大部分AI应用都让用户与一个AI单独对话,但是她想让用户同时与多个AI对话,比如AI柏拉图、AI亚里士多德等等,类似于组建AI群聊,用来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她的想法不一定成熟,却有一定的想象力,这就非常值得鼓励。
有学员说,这些小朋友们是科技特训营二代,但更准确的说,他们应该是AI原生代,是真正伴随AI技术共同成长和成熟的AI新世代。
我在科技特训营中分析过现今市面上众多AI应用案例,大部分是在AI平台上做些微调,并没有做出创新的应用模式,而真正能把AI用好的,很可能是那些年轻的AI原生代。
他们伴随着AI的技术调优共同成长,没有既有的观念包袱,不会受到传统思维方式和传统应用模式的束缚,也不会形成路径依赖,更容易激发出意想不到的新见解。
这在科技进步的历史上屡见不鲜。在互联网初期,就诞生了诸多成功的年轻创业者。
有一段时间,社交网络大行其道,但它们主要是让用户维护自己的个人档案,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很死板,也容易无聊,并没能激发起大家的社交兴趣。
但是,扎克伯格却从人们实际生活中的需求出发,做出了应用模式创新。2003年,19岁的扎克伯格在哈佛读大学,他开发了一个叫Course Match的程序,学生们用可以它看别人的课表,用来做选课参考,很快就吸引了几百个用户。
之后他又开发了一个叫Facemash的网站,用学生头像两两对比的方法,让同学们选“校花”和“校草”,强烈的“吃瓜”属性迅速引发了学生们的热情讨论,一度把哈佛大学的服务器都给挤爆了。
虽然,这个程序因为隐私问题被关闭,却催生了划时代的社交网站Facebook,也就是放大版的全民“吃瓜”平台。之后的故事是,26岁的扎克伯格成了全球最年轻的自行创业的亿万富翁。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扎克伯格的纪录被更年轻的Evan Spiegel打破。
2011年,21岁的Evan与另两个创始人一起打造了Snapchat应用,这是一款“阅后即焚”的照片分享应用,用户可以拍照、录视频并添加文字,然后发送给好友,不过这些照片会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自动销毁,这满足了那些想要发送商业机密或者敏感信息的用户。
仅在3年后,Evan就凭借Snapchat成为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实际上,无论是扎克伯格还是Evan Spiegel,他们自身的技术实力并不算顶尖,也不是所谓的技术大牛。
真正重要的是,他们是技术的早期使用者,在体验新技术时能够发现技术的优缺点,不断进行性能调优,让用户使用新技术的过程更加顺畅,这也让他们自身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AI技术的展开期,我认为这一次变革的重要性堪比工业革命,因为AI有潜力复制人类的专家级经验,能够普遍提供以往只有少数人类才能享受的高端化、个性化的服务。
也就是说,AI能够实现产业新增,而不仅仅是传统产业的增强,所以,我们很可能重现工业革命初期正和博弈的盛况,会不断催生大量新增市场。
知名的科技观察家凯文·凯利说过,今天还没有出现真正的AI专家。 其实,现在所谓的AI专家大多是技术专家,他们也不清楚技术应该如何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处在应用的同一条起跑线上。
现在只是这场AI大变革的开端,还蕴藏着诞生下一个BAT的大机会,而最有可能抓住机会的就是年轻人,因为他们是AI原生代,就像互联网原生代一样,最愿意探索各种可能性,最容易做出创新,也就最可能诞生新的赢家。
我们也提倡更多年轻人参与到这场AI变革中来,成为早期使用者,AI时代的新赢家很可能就在你们之中。
我也希望未来能有专门的针对这些孩子们的课程,让他们更好地接触和了解先进的科技趋势。
以上是今天的内容,更多详细的产业分析和底层逻辑,我会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全球风口微信号,报名加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