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沙窝子” 今时“鱼米乡”——辽宁彰武74年治沙纪事|时快讯

2023-06-20 05:59: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陈坚


【资料图】

清蒸马口鱼、清炖胖头鱼、糖醋鲤鱼、红烧鲤鱼……夏日时分,来自沈阳的游客温先生带着家人走进辽宁省彰武县大冷镇的一家饭馆,翻开菜单,活鱼菜品让他有些惊奇。“都说彰武是沙地,咋还能主打吃鱼?”温先生不解地问。

“那都是‘老皇历’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治沙,彰武已经换了面孔!”饭店老板自豪地说,“漫天黄沙没了踪影,河水里也看不见浑浊的泥沙。这里的鱼不仅肉质鲜嫩,还没有土腥味,被大家称为‘沙泉鱼’,‘鱼宴’成为彰武的特色餐饮。”

彰武地处科尔沁沙地南部,新中国成立前后,全县土地沙化面积占比高达96%,森林覆盖率仅为2.9%。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态安全屏障,彰武成为新中国科学治沙开始的地方。历经74年奋战,一代代治沙人初心铸恒心,把荒漠变绿洲,实现了从“沙窝子”到“鱼米乡”的蝶变。

驱车行驶在彰武的公路上,道路两旁樟子松林此起彼伏,苍翠挺拔,阵阵松涛掠过耳畔。

这些松林,来之不易。1954年,彰武第一代治沙人种下2000棵油松,但只有两棵存活下来。痛定思痛,他们不断寻找,最终发现耐旱耐寒耐贫瘠,适宜在沙地生存的樟子松。

1991年夏天,因为树里松沫蝉的吸食,加上松枯梢病,多处樟子松防护林出现群团状枯死。研究人员又经过10年的尝试,终于探索出不同密度间伐、营造针阔混交林的办法,解决了因一种病、一种虫撂倒一片林的问题,突破了人工林生态系统不稳定的难题。

“而今,樟子松不仅在彰武扎牢了根,还成为塞罕坝、陕西榆林等‘三北’防护林的主要树种之一,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彰武县林草局局长赵立东说,“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又选育出彰武松、沙地赤松、班克松、沙地大果榛子等治沙良种。其中彰武松因四季常绿、耐寒,还入选2022北京冬奥会场馆周边绿化树种。”

在彰武县章古台镇,有一片当地有名的万亩松林,远远望去,松林郁郁葱葱,林中不时传出鸟儿的鸣叫。若不是林间、路旁时而见到的白沙,让人难以相信这儿曾是上百米厚的沙丘。

“几十年前,这儿正是科尔沁沙地向南‘进攻’的‘风道’‘沙口’,‘一碗米、半碗沙,五步不认爹和妈’的顺口溜正是当年的写照。”彰武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褚佳琪介绍,“1952年,辽西省林业试验站在彰武县章古台镇设立,吹响了向沙地进军的号角。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建成了如今的万亩松林,使白茫茫的流动沙丘固定下来,林地面积由18万亩增加至212万亩,改变了‘沙进人退’的局面,将绿色向北推进了13公里。”

生态要改善,经济也要发展。登上彰武生态恢复示范区欧李山观景台,碧蓝的西旧府湖倒映着朵朵白云,湖边绿油油的千亩牧草与对面茂密的护沙林隔湖相望。满目苍绿中,一座座白色风车矗立在林海之间,叶片迎风摇曳,源源不断地“吸风吐电”。

“彰武县四季均有大风,且次数频、连续天数多。”褚佳琪说,“沙固住了,风要如何利用?十多年前,彰武县就开始风电产业开发,截至2022年年底,全县风电已并网发电95万千瓦时,年产值达8.25亿元。”

因地制宜,变“生态痛点”为“致富妙招”。位于科尔沁沙地边缘的阿尔乡镇,一排排光伏电板整齐排列,好似铠甲覆盖着山丘和平地,光伏电板下一株株嫩绿的向日葵正茁壮生长。

“阿尔乡镇土地荒漠化严重,日照长降水少,农作物很难生长,以前村民收成少。”阿尔乡镇党委书记李志丹说:“日照长、降水少的特点对发展光伏产业却是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2012年起,我们在荒漠化低效能的土地上建起光伏产业园,光伏阵列既能稳定风沙,也能有效遮阴,降低地表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改善植物生长条件,在光伏板下套种农作物,每年还能带来不菲的收益。”

在彰武县大德镇黄花村万亩人工干预示范区,遍布的沙丘和风蚀点已经被沙打旺、草木樨等豆科牧草覆盖,膝高的青草随风摇曳。大德镇党委书记班久旭说:“每年开春,我们很多人就自发参加示范区牧草的补种,治沙是一种坚守,更是一种习惯,深深烙印在许多彰武人心间。”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20日 02版)

相关阅读

瞄股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