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照亮“南极村”的乡村振兴路 天天微速讯

2023-05-31 20:58:14 来源:新华社

这是5月27日拍摄的“南极村”滘尾角灯塔(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新华社广州5月31日电(记者杨晓静、吴涛)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的滘尾角灯塔上,“中国大陆最南端”几个字十分醒目。这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0度13分,位于中国大陆极南之尾,角尾乡因此又名“南极村”。一百多年前,这里的灯塔是中国与东南亚贸易航线上重要的助航设施,引导一艘艘船舶平安往返。


(相关资料图)

在距离灯塔不远的一家民宿院里,还有一座用珊瑚石打造的灯塔,上面用贝壳贴着几个字——文艺之光点亮“南极村”。

“文化是光、文化是魂。”在珊瑚石灯塔设计者连君看来,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生产力,创意则是撬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杠杆。

回忆起7年前被“骗”来“南极村”,连君说,那时这里比较脏、乱、差,基础设施配套“几乎是零”。他设计并投资建造了这座承载图书馆功能的灯塔,既是为了给当地留守儿童提供阅读空间,也想让文化照亮自己的投资路和“南极村”的乡村振兴路。

5月27日,游客在“南极村”赶海。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位于广东最南端的“南极村”,那时就是个“空心村”,因在省内属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村里的青年大多选择北上打工。

“那个时候这里住的村民大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对搞民宿既不理解,也不配合。”角尾乡乡长黄开宽说,在明确打造中国大陆“南极村”的定位后,当地政府决定因地制宜发展民宿产业,邀请在广州已小有名气的设计师连君回乡,就是想给民宿产业注入文化的力量。

连君起初并未接受这个邀请,一来项目规模太小,二来距离工作地广州太远。在当地干部三顾茅庐和“连哄带骗”下,连君还是决定来“南极村”看看。

来到角尾乡,他立刻被这里的资源禀赋所吸引,创作热情被激发出来。在村里转了几圈,他发现遍地是“宝”——被村民当垃圾丢掉的红贝壳可以用来做外墙装饰,家家户户都有的瓦缸能拿来做路灯,贝壳加工成吊灯、挂饰,生蚝壳点缀“蚝宅”。他带来了自己的设计团队,把村里的老宅改造成咖啡厅,用当地特有的珊瑚石装修房屋,再种上满院子叫不上名字的本土花草……

5月28日拍摄的“南极村”一家用蚝壳作为外墙材料的民宿。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就这样,原本只是被请来设计民宿的连君,成了“南极村”最早一批民宿投资人和经营者。后来他又邀朋友来助资,高薪挖来民宿管理人才。在原本散落着垃圾和死鱼的荒地上,一座被认为有“示范作用”的民宿建造起来,并且因其独有的文艺气质而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看到连君的民宿生意好,村民纷纷来学艺,周边乡镇也来取经。”黄开宽说,政府推动的标杆民宿成功后,村民们对这个产业的误解消除了,“纷纷将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

7年多来,角尾乡的特色民宿产业从无到有,带动了周边餐饮、旅游的发展,还拉动了红葱、番薯等特色农产品,生蚝、金鲳鱼等近海养殖,以及海洋捕捞等产业发展。再加上传统的海盐产业,角尾乡的乡村振兴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民宿产业的兴旺,让村民们看到改善自家生活和改变乡村面貌的希望,不少外出打工的青年纷纷回乡创业。”黄开宽介绍说,目前角尾乡共有58家民宿和宾馆,带动相关就业近2000人。今年“五一”假期,来角尾乡的游客超过1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500万元。

5月27日拍摄的“南极村”盐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周末假日,“南极村”的民宿区游客如织,或漫步海滩、拍照打卡,或品尝海鲜、围炉烧烤。售卖文创产品的摊位前,不时有游客询价、购买。

“以前总是想着要一路向北,现在也到了向南回归的时候。”连君出生在离角尾乡不远的湛江雷州,回到陆地与海洋零距离的“南极村”,让他找到回家的感觉,也可以为家乡做点事。

灯塔图书馆的顶部呈“人”字形。连君认为,乡村振兴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每个正能量的人都是一盏灯,汇聚在一起可以照亮思想”。

他的工作室里摆着一口破缸,里面放了好多书。缸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个字都抵九丘田。他说,这句家乡话被乡下孩子奉为“圣言”,意思是“读书改变命运”。

直到上中专才第一次见到图书馆的连君,希望打造一座能“照亮思想”的灯塔图书馆。疫情前,当地留守儿童经常来这里看书,也举办过多次故事会、诗会和公益讲堂,还曾邀请一批艺术家和创业青年来做分享。

“这些文化分享活动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谈到未来,连君很有信心,灯塔故事会有望很快恢复,他还想在“南极村”建一座美术馆。

“南极村”灯楼角风光(5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文化驱动的乡村振兴让村民“鼓了口袋也富了脑袋”。黄开宽说,“南极村”这几年村风村貌变化天翻地覆,以前垃圾满地,现在垃圾不落地;以前打鸟吃鸟,现在爱鸟护鸟……

当月牙挂上夜空,连君弹起心爱的吉他,唱着自己写的歌。“‘南极村’已经很南,不会再难”,连君对未来满怀希望。

相关阅读

瞄股最新